登录 1秒注册

搜索
站长论坛»主页 首页 家庭医生 >48小时死亡率超50%!72小时未治创伤弧菌几乎100%致命
查看: 9
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48小时死亡率超50%!72小时未治创伤弧菌几乎100%致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沙包(7级)
 楼主|26 分钟前 |   使用道具 举报 只看此人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8小时死亡率超50%!死亡72小时未治创伤弧菌几乎100%致命

作者:范致远2025-06-18 09:20:01阅读时长3分钟1128字感染科创伤弧菌感染创伤弧菌感染海鲜处理高危人群肝病患者酗酒者糖尿病患者清创抗生素休克发热红肿疼痛皮肤溃烂黄金72小时

近期,率超浙江绍兴 88 岁的未治王大爷在家清洗海鲈鱼时,右手小指不慎被鱼刺扎伤。创伤当时他没当回事,弧菌乎也没处理伤口。死亡可到了傍晚,率超王大爷的未治右手开始红肿疼痛,情况迅速恶化,创伤右手肿胀蔓延到前臂,弧菌乎皮肤也发紫了。死亡家人赶忙把他送到绍兴市人民医院急诊。率超经检查,未治王大爷右手严重感染,创伤医生怀疑是弧菌乎创伤弧菌感染,紧急为他做了清创引流。术后王大爷因感染性休克被转入 ICU。好在经过重症医学科、手外科、感染科等多学科团队 10 余天的全力救治,王大爷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目前已顺利脱机拔管,感染指标也在逐步恢复正常,即将转入普通病房。这起事件的突发性和严重性,给大家敲响了海鲜处理安全的警钟。

创伤弧菌:致命的海鲜"隐形杀手"

创伤弧菌广泛分布在近海海底、海底淤泥和海产品里,像富含蛋白质的牡蛎、对虾等海产品污染率和污染水平比较高,海鱼的污染水平相对较低,在淡水鱼虾中则比较少见。感染途径主要是伤口接触海水或海产品,就像王大爷这样——即便海鱼污染率低,但伤口暴露后仍可能感染。感染后的症状可分为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会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皮肤溃烂发紫的情况;全身症状则有高烧、休克、腹泻等。数据显示,感染创伤弧菌后,48 小时内死亡率超过 50%,72 小时未治疗几乎 100% 致命。而肝病患者、酗酒者、糖尿病患者等属于高危人群,他们自身的免疫缺陷会加剧感染风险,比如肝硬化患者因铁元素代谢异常,更容易感染创伤弧菌。

黄金 72 小时:感染后的生死时速

回顾王大爷的救治过程,"黄金 72 小时"原则至关重要。及时清创、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抗休克治疗是救治的关键。如果延误治疗,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早期识别症状很关键,当出现伤口快速恶化、发热等情况时,要立即就医。公众遇到类似受伤情况,要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避免包扎,并在 24 小时内就医排查感染。

高危人群:这些防护措施要牢记

对于肝病患者、酗酒者、糖尿病患者等高危群体,需要采取专项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海水或生海鲜,处理海鲜时全程戴厚实的橡胶手套,伤口愈合前禁止接触水域。以肝硬化患者为例,由于铁元素代谢异常,他们更容易感染创伤弧菌,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并严格防护。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伤口轻微,也存在"无症状感染风险",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日常海鲜处理:安全操作规范不能忘

普通人群在处理海鲜时,要牢记这些防护建议:处理前佩戴防水手套,使用厨房剪刀等专用工具,避免徒手操作,处理后要彻底清洁双手及工具。如果意外受伤,要用流动水冲洗伤口 15 分钟,观察 24 小时症状变化。在家庭厨房环境中,可用碘伏等消毒液对伤口进行局部消毒。一旦出现伤口发红、疼痛加剧等情况,要立即就医。

创伤弧菌感染虽罕见,但致命性高,大家处理海鲜时要高度警惕。通过王大爷的案例,我们要重视及时防护与救治。高危人群要主动规避风险,普通公众要掌握科学防护方法,共同降低感染威胁。健康意识与应急知识的提升,是守护生命安全的关键防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秒注册

站长论坛积分规则

辽ICP备174473053号-2|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站长论坛

GMT+8, 2025-08-29 , Processed in 0.295106 second(s), 188 queries .

Powered by

© 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本站长论坛立场!

返回顶部